williamhill官网简介
williamhill官网拥有文学、艺术学2个学科门类,下设视觉传达设计、产品设计、环境设计、工艺美术、数字媒体艺术、影视摄影与制作、新闻学、网络与新媒体8个本科专业。
截止2023年2月15日,学院在校本科生2088人,自有专任教师67人,外聘教师56人(含全职聘任教师3人)。自有专任教师中:教授4人、副教授20人、其他副高级1人;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65人;具有副高级职称与博士学位教师1人;双师型教师36人;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11人;35岁以下青年教师28人。
现有教职工84人。经理(兼书记)1人;教学副经理1人;副书记、副经理(兼辅导员)1人;综合办公室主任(兼教学秘书)、副主任(行政管理)、专职教学秘书3人;辅导员9人(院团委书记);实验(技术)人员2人。
公司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(造型实训室、影视摄制实验室(实景、虚拟)、媒介融合实验室、珠宝实训室、陶艺实验室、工艺美术实验室、虚拟现实实验室、基础实验室、艺术设计实验室、3D打印与数字加工实验室)18间,教学设备、配件1175台件/套,场地面积3553㎡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1.26m2。生均纸质图书113.17册,年进书量4.32册。建有腾讯·大楚网、中工武大、卓尔购(集团)信息科技、武汉创宇极网络科技等43个校外实习、实训基地(含优质基地)。2021年度,学院日常运行经费预算120万,经费执行114.48万,执行率95.40%;2022年度,学院日常运行经费预算130万,经费执行121.66万,执行率93.58%。
近三年来,在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、落实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、立足“应用型、重特色、国际化”定位的办学过程中,学院聚焦“一流课程、一流专业、一流队伍”建设,积极探索新文科、新艺科背景下“一主体、两融合”人才培养模式。其中,在践行“五以一创”团队建设发展思路中,梳理课程逻辑,调整专业方向,优化专业结构,提炼专业特色,强化产教融合;持续打造实习、实训、实验、实践课程平台(2022年-2023年第一学期按《教学大纲》开出课内、独立设置实验课39门/次,自主开放实验室11个);建立荆楚(项目)工作坊;开设全院跨专业(学科)平台课、全校跨专业《美学与艺术欣赏》通选课;全力构建“一课一结”“一课一展”教学质量管理闭环,孵化“数字文创”课程特色,精准“应用型”人才培养。
公司拥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:省级1个;校级1个。科技(科研)创新团队4个:省级1个;校级3个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:省级1个;校级1个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4门:省级1门;校级3门。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。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1门。
公司聚焦团队建设、专业发展,重视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团队建设。2023年,陶瓷工艺创作《一路向东·生生不息》获批国家艺术基金(一般项目)2023年度资助项目(入录148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)。2022年,《湖北大悟革命老区红色龙窑制陶产业遗存的修复与活化利用研究》获批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(青年基金)项目立项;《应用型高校设计专业双创教育团队培训》《艺术设计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研究》入选教育部2022第一批、第二批产学合作、协同育人项目;《抗疫精神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培养》《创新型特殊艺术教育人才培养》获批文旅部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。《高校课程思政视角下艺术设计类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探索研究》获批2022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研究项目。6名教师在7项高层次科学研究、高水平人才培养的“双高”计划和省级实验室研究项目中,率先实现了教育部、文旅部、省级实验室课题的“零”的突破。
公司聚焦课程设计、课程体系建设,注重课程逻辑的“应用型”转向。在日常磨课、专业培训、教学竞赛等教学环节,不断提升教师传道、授业、解惑能力。2019年,《数据新闻可视化》被湖北高校联盟认定为“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”教学改革案例。2021年,该课程获批湖北省“线上线下混合式”一流本科课程,荣获湖北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史组三等奖。在各类校级教学竞赛中,先后荣获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第六届、第七届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一等奖1项,三等奖2项。2021年,荣获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;第二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-校内选拔赛一等奖2项。2019-2020学年度,荣获校级“教学质量优秀奖”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3项。2020-2021学年度,荣获校级“教学质量优秀奖”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3项。2022年,荣获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第八届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、优秀奖1项。在竞赛、大赛组织工作中,先后荣获第六届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“优秀组织奖”、2021米兰设计周-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“优秀组织单位奖”。
公司注重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扶贫研究。2021年,研究成果《湖北省文化扶贫策略及模式创新研究》获湖北省人民政府“湖北发展研究奖”三等奖。2020年,调研报告《湖北省新型文化扶贫策略及范式研究系列论文》获武汉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“优秀提名奖”。截止2023年3月,学院教师先后申报、获批(主持)国家级、省部(厅)级、校级纵横向科研课题104项。其中,国家级基金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;省级29项;校级49项;横向20项。
据不完全统计,教师近三年公开发表论文145篇。其中,SCI 4篇;南核8篇;北核23篇;普刊110篇。荣获各类设计、创作获奖155项。出版专著8部;出版教材3部;完成软著专利34项。获批校级在线课程6项;开出校级线上线下(翻转课堂)混合式教改课程30门;完成“解行中国”系列课程建设项目1项,获取全球职业规划师(GCDF)认证资格1项。教师指导员工荣获学科竞赛奖125项(国家级58项;省级67项)。
公司注重员工创新创业指导,先后指导、获批国家级、省部级、校级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25项(国家级2项;省级13项;校级10项)。
2022上半年,学院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中,先后与北京清博智能科技(武汉)等21家公司、企业签订实习(实训)就业基地协议,,优化就业服务,助推毕业生走向社会。
2019年-2022年间,学院招生、报到率分别为:2019年拟招524人;实到525人,报到率96.86%。2020年,拟招474人,实招464人,报到率97.89%。2021年,拟招493人,实招474人,报到率96.15%。2022年,拟招528人,实招519人,报到率98.29%。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:2019届的97.3%、2020届的87.17%、2021届的90.34%,2022届的初次就业率88.95%,就业率平均水平保持在90%区间。
公司总体办学趋稳向好,办学水平不断提高。